孩子碰到学习上难题,现在还没有养成自己去完成的习惯,总是拿着题目跑来,“这个怎么做?”,“这个我不会写!”当孩子向父母提问题,往往是简单的题目,或者是已经做过了的题目,结果就是父母在指导孩子的时候,语气、态度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恼怒。
问题导致情绪,情绪控制不住,父母和孩子的情绪都无法缓解的时候,教育也无法有效达成。解决教育上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情绪失控的问题,只有心态平和才能相互理解。所以,父母一定要对孩子的情绪和他表现出来的行为产生共鸣,在理解孩子情绪的同时,表达对他碰到难题时同理心,孩子才会静下来好好地听
很多家长都羡慕那些主动学习、热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热爱学习的孩子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知识特别感兴趣,甚至如饥似渴,这样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对待学习任务不会拖拖拉拉,并且不畏难、肯钻研,学起来也是轻松自然、信心十足!
也有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在学习上一点都不自觉、不主动,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先举个例子,一般到了夏天,我们经常会在一些池塘边、河道旁发现一些垂钓爱好者,尽管天气炎热,蚊虫也非常多,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能坚持钓鱼呢?答案是源于“喜欢”!
人之所以会喜欢做某件事,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通过做这件事所带来的快乐感受和成功体验,也就是所谓的“成就感”!通过做这件事感觉自己被认同、被接纳、被关爱、被肯定,而这四点恰恰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四大内在心理需求,只有这四大内在心理需求被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才有可能激发其强大的内驱力去做这件事。
要想解决事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因为事是人干的。很多家长在孩子考试过后一般会这样问:考得怎么样?能考多少分?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往往又会怎么问:考了第几名?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这时候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到底关注的是什么?是孩子这个人还是成绩和结果?很显然是成绩和结果!如果成绩不理想或是名次退步了,有些家长就会开始一味地说教、训斥,甚至打骂。这样一来,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体验到的不是愉悦而是痛苦。时间长了,孩子就很难对学习这件事感兴趣。整句智能原创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郑州儿科医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69号。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0371-55689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