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为了孩子尿床而头疼,孩子尿床很正常,但如果如果孩子超过2岁还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尿床的,每周出现两次甚至更多,并能出现半年以上,基本可以判定为小儿遗尿症。这个时候,孩子会进入心理发育和性格成熟关键期,尿床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危害。
遗尿的孩子营养差:孩子遗尿症会出现挑食,厌食等现象,导致遗尿症的孩子显得面黄肌瘦、乏困无力、饭前腹痛、受凉腹疼,甚至身体还会出现的问题就是晕车、大便溏泄、干燥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均会影响到儿童健康成长。
遗尿的孩子智商低:长期尿床的孩子一般比同龄人智商要低,一般患有遗尿症的孩子睡眠昏沉、难以叫醒,经常多梦咬牙、睡觉乱蹬乱翻、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或不能久坐、精神萎靡或发呆、上课溜号、走神等现象,不仅影响孩子的脑神经发育,而且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
少数孩子则因严重便秘,因此膀胱受到压迫而使得容量变小,也可能导致尿床。情绪问题如焦虑或恐惧也可能造成少数孩子发生尿床的症状。遗传因素即父母或兄弟姐妹中会尿床者,儿童尿床的机会也会是一般人的六到十倍。膀胱及尿道周围的肌肉发育未成熟,也可能增加尿床的机会。
五岁以上的儿童当发生持续尿床的情形,要及时就诊。儿童在六足岁以后或是开始上小学时,如果还持续有尿床的现象,则应进行积极的行为调整或药物治疗,以免因尿床问题影响学龄孩子在社交和心理的困扰。
当孩子尿床时,家长可以做哪些评估?
当儿童持续发生尿床时,父母重要的评估应该是先观察孩子在白天和夜间睡眠时的排尿状况。家长在带小孩就医之前,比较纪录全天24小时中孩子每次喝水的时间、喝水量(毫升数)、排尿的时间、排尿量(毫升数)。连续纪录两天48小时甚至三天72小时,可在就诊时帮助医生初步评估孩子尿床的可能原因。
当儿童持续发生尿床时,父母重要的评估应该是先观察孩子在白天和夜间睡眠时的排尿状况。
临床上认为导致夜间尿床的常见因素主要可分为三类:
1.夜间多尿症:睡眠时大脑中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得夜间尿液产生量过多。
2.大脑觉醒中枢异常:夜间睡眠中当膀胱装满尿液时,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无法及时将信号送到大脑造成觉醒,而是由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通知膀胱收缩及括约肌放松进行不自主排尿。
3.膀胱过度活动:膀胱过度敏感或异常收缩,导致尿急、频尿、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整句智能原创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郑州儿科医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69号。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0371-55689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