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是家长不容忽视的,对于矮小症的诊断,一旦发现之后,要及早的进行疾病的治疗。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矮小症?
首先,大量调查结果显示,人口中不同高度的儿童数量是“正态分布”,即大多数儿童平均数,而且只有少数儿童过高短。他们被医生诊断为太短,只有少数人不正常。
其次,统计数据显示,在平均值的2个标准偏差范围内,它们在正常范围内,约95%的儿童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孩子的身高与相同年龄和性别的孩子的平均值相差不到2个标准差,则称其为矮小症。
此外,在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时,除了这个标准外,还应该引用孩子父母的身高。事实上,在儿童身高的诊断中,身高增长比绝对身高更重要。
所谓增长率是指以厘米为单位的年度高度增长。人类的生长速度有两个高峰,即0至3岁和青春期。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厘米,年约为25厘米,第二年和第三年约为10厘米至8厘米。在青春期,每年增长8至12厘米,具有男性和女性的性特征。在3岁和青春期之间,它每年增长4到7厘米。
如何才确定是矮小症
1、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
2、以下情况提示患儿生长缓慢。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矮小症的原因有哪些
1、生长激素缺乏。化验提示生长激素缺乏,只有这种情况适宜生长激素治疗。
2、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常有父母双方或一方发育迟缓,男孩多见。
3、特发性矮小。原因不明矮小。
4、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导致矮小有智力发育落后。
5、性早熟。此外还有宫内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性矮小、慢性肝肾疾病矮小、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矮小、软骨发育不良导致的矮小等。
6、全身性疾病或营养缺乏如严重营养不良,婴儿期慢性腹泻等,在调整营养、治疗疾病后,身高和骨龄将有机会进入正常范围。
如果从3岁到青春期的年增长率小于4厘米,或者3岁以前和青春期前青春期发育高度的增长率低于70%,则增长缓慢。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是郑州专业为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医院。如果您需要提前预约挂号,可以拨打预约电话:0371-60220320